- 浏览量:824
- 来源:中华名师网
- 2018-05-07
绩效管理之核心思想
有人说过,“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这句话反映思想对人的指导性很重要。有了思想,就会基于思想建立目标,并在目标的牵引下付诸行动,行动的所有过程都会有思想元素在指导。其实对每人而言,需要有思想作为指导,那么对于企业的绩效管理来说,也一样要有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将会贯穿在绩效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如果缺少核心思想,那么绩效管理就会流于形成,浮于表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认为绩效管理很难推行的原因。
简单的理解绩效,所谓绩,就是业绩,效,即效果,那么绩效考核就是对完成业绩的效果进行考核,但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够完整。企业要想完全的实施绩效管理,就必须对绩效管理有全面的认识。所谓绩效管理,一定是以经营目标为导向,首先明确企业要做什么(经营目标与计划),然后找到衡量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监测),发现做得好的(绩效考核),进行奖励,使其继续保持,或者做得更好。发现不好的地方(经营检讨),通过分析找到问题所在,进行改正,使得工作做得更好。这样一个过程是绩效管理。那么要实现整个过程管理,就一定有其核心思想的指导才能运行。
核心思想,其实就像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与出发点,就像我们读书时写作文一样,需要有中心思想。那么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呢?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聚焦目标,逐级分解:所谓聚焦目标,就是瞄准,盯住目标,不能偏离目标。每一个层级都有对应需要聚焦的目标,自身层级需要聚焦达成目标,则通过下一层级进行逐层分解。下一层级都通过承接上级的目标,从而形成自身需要聚焦的目标,再将自身需要聚焦而要达成的目标又往下分解,最终使每一个层级都会有目标聚焦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所有员工都对企业的目标有责任,而这个责任是直接与每个层级的员工本身业务相关的,就会引导各级员工在聚集自身绩效时,实际上是有效承接了公司目标。
2、量化贡献,评价业绩:不同层级的员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好坏之分,有做多做少之分,对于不同员工所做出的贡献需要进行量化、要具体。一旦有了各层级指标的分解,则量化的指标也就会有设定,对员工的业绩评价就会客观而公平。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每一个指标设计与考核时,就会思考与研究怎样量化更公平,怎样评价业绩才更有效。
3、激励全员,自动自发:绩效管理目的是为实现公司目标,同时也是达成员工目标,要想达到企业与员工目标,各层级人员就要自动自发,围绕目标而努力。让员工自动自发的方法就是运用好绩效的考核激励方法来调动员工,让员工围绕绩效考核激励而努力。从人的本性而言,考核什么,就会关注什么,关注的过程就自动自发的体现。自动自发,不是高大上的口号,一定是需要激发出来的。如果发现设计的考核方案在运行中,员工无动于衷,有考核或者没有考核都无所谓,则说明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肯定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就需要重新考虑。
绩效管理思想就像人的灵魂,如果没有核心思想的指导,那么我绩效管理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已。绩效管理的存在只能说明企业有而已,而不会形成企业的绩效文化,无法形成绩效文化,那么企业真正的管理还是人治的管理。所以,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只有充分认识其核心思想,在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分解指标、建立考核表、实施绩效考核、进行绩效激励(与结果挂钩,但要找准支点),才能真正构建好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