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与股权设计专家

  • 擅长领域:
  •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 01-《信用风险防范》 02-《创业股权设计》 03-《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实操班》 04-《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应对》 05-《营销投诉处理的法律应对》 06-《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07-《企业合同缔结法律风险认知与防范》 08-《公司治理中股东董事监事运行规范》 09-《电信服务合同纠纷与投诉的……
  • 邀请费用:
    0元/天(参考价格)
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2019-04-29 更新 597次浏览

在线咨询
  • 所属领域
    人力资源 > 员工关系
  • 适合行业
    政府机关部门 医疗卫生行业 教育培训行业 通信行业 保险行业
  • 课程背景
    每个企业都不希望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纠纷,但实际上各种纠纷又经常发生,其中劳动争议是最为普遍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我们对历年来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仅有5000多件,而去年也就是2017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已达约27万件,而广东省更是以23835件劳动争议案位于全国之首,成为劳动纠纷最为多发的地区。 短短几年间,劳动争议案增加了五十几倍之多,这一方面反映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学会了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在用工方面仍存在很多不合法和不规范的问题,让劳动者有理可诉、“有空可钻”,从而导致了诸多劳动争议的产生。 本次课程将结合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使企业的HR们对与企业用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初步了解,认识到自己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学会如何对此进行防范,以尽可能地使企业免于劳动纠纷,维护企业利益。
  • 课程目标
    ●让学员了解与企业用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让学员认识到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员掌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技巧,以实际运用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处理; ●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更为规范和完善,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 课程时长
    两天
  • 适合对象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劳动关系管理人员
  •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导引:以案例引入企业用工风险

    案例:企业因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而与之解除劳动关系,为何仍被法院判定为违法解除?

    问答及讨论:请学员思考和分析企业败诉的原因及该企业在处理与员工的劳动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对该案例进行分析,纠正和完善学员的回答。

    引入正题: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有许多应当注意的问题,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引发纠纷,使企业陷入劳动争议案件,可谓是“危机四伏”。而很多看似规范的操作背后,仍然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那么如何及早看到这些风险,并在“风眼”演化为“台风”之前将其消灭,对于企业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及避免用工纠纷来说至关重要。

    1.总结企业用工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风险

    2.根据企业用工流程对其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分类

    1)员工入职风险

    2)员工在职风险

    3)员工离职风险

    3.列出常见的劳动法律法规名称,企业要依法治企

    第一讲:把好员工入职关——员工入职风险防范

    一、员工入职流程

    1.员工入职审查

    2.签订劳动合同

    3.建立职工名册

    二、如何对员工进行入职审查?

    1.案例:正当维权还是劳动“碰瓷”?

    案例分析:员工向企业隐瞒其基本情况,企业应当如何避免被追责

    2.入职审查不严存在的风险——相关法条讲解

    3.入职审查具体措施——怎样做以规避风险

    三、怎样设计与签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必备与约定条款

    案例:入职登记表能否视为劳动合同?

    2.如何约定试用期才规范、合法?

    1)问答: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一年/三年/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应分别为多少?能否多次约定试用期?能否只约定试用期?

    2)图表展示——法律规定的试用期期限

    3)试用期约定的风险防范

    3.如何对服务期进行约定?

    4.竞业禁止和违约金条款的设计

    5.何时应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案例:未及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问答及案例分析:讲解相关法律条文及法院判决

    6.保障员工知情权——企业的告知义务

    四、建立职工名册

    1.不建立职工名册的后果

    2.建立职工名册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讲:规范的企业人事管理——员工在职风险防范

    一、怎样向员工支付工资?

    案例:误区——哪些才不属于法定意义上的工资?

    问答及案例分析:常见的工资表中哪些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工资,哪些不属于。

    图表展示:法律上工资的范畴及企业工资结构设计

    1.工资支付时限

    图表展示:不同的工资结算方式对应的支付时限

    问答:工资支付日遇到法定节假日该如何处理?员工离职时尚未支付的工资须在何时支付?

    2.工资支付表的制作与保存

    案例:什么样的工资支付表才能作为证据?

    案例分析:工资支付表应具有的内容、保存时间及具有证明力的条件

    3.加班工资的支付

    图表展示1:不同加班时间对应的不同加班工资标准

    图表展示2:不同工作制对应的不同加班工资标准

    4.假期及医疗期的工资支付

    5.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问答:企业停产、停业期间是否要支付工资?应支付多少?

    6.工资扣减和最低工资

    案例:员工违纪就扣工资的制度有效吗?

    案例分析:工资扣减应遵守的规定及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

    二、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

    1.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及相关处罚规定

    2.图表展示:不同工作时间对应的带薪年休假

    三、女职工特殊保护

    1.问答:“三期”是指哪几个期限?

    2.经期及孕期劳动强度限制

    案例:孕期女职工具有“免死金牌”吗?

    问答及案例分析: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与孕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什么情况不可以?

    四、工伤认定及赔偿

    案例:这种情况算工伤吗?

    问答及案例分析:哪些情况下的受伤算作工伤?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1.图表展示:工伤认定程序

    案例:员工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后又反悔,法院为何仍然支持其诉求?

    案例分析:赔偿协议无效的原因?工伤赔偿协议应如何制定才有效?

    图表展示:法定的工伤赔偿标准

    第三讲:好聚好散的技巧——员工离职风险防范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视频展示:这样辞退员工,是潇洒还是鲁莽?

    学员讨论:视频中企业HR在辞退员工时存在哪些错误?

    2.图表展示并讲解: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二、协商一致解除

    案例:为何同案不同判?

    案例分析:员工离职且无法证明其离职原因的,视为协商一致解除

    1.解除协议的制定

    1)问答:协议中约定放弃诉权有效吗?协议约定的补偿和赔偿可以比法律规定低吗?

    2)解除协议应包含的条款

    三、过错性解除

    1.图表展示:过错性解除的几种情形及其分别在劳动争议案件中所占的比例

    案例:是否符合录用条件企业说了算吗?

    案例分析:录用条件如何制定才有效?试用期内如何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员工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可以直接辞退吗?

    问答及案例分析:企业规章制度应如何制定?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企业辞退时应注意的事项。

    2.过错性解除权的及时行使:相关法律规定

    四、无过失性辞退

    1.无过失性辞退的几种情形及程序

    2.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1)图表展示:不同工作年限对应的医疗期及其计算周期

    2)医疗期届满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案例:员工医疗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企业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吗?

    案例分析:“不能从事原工作”的标准及解除程序

    案例:“末位淘汰制”下的法律隐患

    案例分析:如何才能认定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以此解除劳动合同须注意哪些事项?

    四、经济性裁员

    问答及讨论:企业何种情况下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裁员及裁员方案吗?

    1.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及程序:相关法条解读。

    2.经济型裁员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结语:防患于未然,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总结及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及早认识到企业用工风险并学会防范技巧的重要性,法治中国下,作为现代企业的HR,应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并学会运用,以帮助企业走得更远。


    课程标签:人力资源、员工关系

需求提交

  • 您可以在这里提交您的培训需求:
  • 您的企业想培训什么课题?有多少人参加?培训人员层次?

    提交培训需求后我们会和您取得联系,为您提供最适合您的培训课程方案!


中华名师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0210720号-10

Copyright © 2010-2024 mingshi5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400-108-3721

周一至周日 08:00~21:0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