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更新 887次浏览
第一讲:企业研发概论
1、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面临的挑战;
2、新产品研发存在问题;
3、什么是精益研发;
4、为什么要开展精益研发工作;
5、精益研发方法论的基本框架系统是什么?
精益研发思想:消除浪费/不增值活动(准时准确交付、源头解决问题)
四项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技术能力、项目流程能力、资源活用能力
精益设计:仿真优化:创新设计:质量设计:数字试验
精益管理 :全局流程:型号策划:质量管理:监控决策
讨论:你的企业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讲:DFA
一、DFA的概述
1、DFA 核心观点
2、什么是DFA
3、DFA的核心工具-成本地图介绍
4、DFA项目流程
二、成本地图
1、概念组合方案
2、产品模块分类
3、本品拆分
4、成本地图
5、头脑风暴
三、对标
1、竞品拆分
2、竞品地图
3、对标结果输出
4、竞品头脑风暴
5、意见输入
四、再设计
1、产品再设计
2、再设计地图
3、优化后结果输出
五、验证
1、可靠性评价
2、 概念外视化
3、整机体验
案例:可制造性设计体系评价标准
案例:产品可制造性设计评分表
第三讲:极致产品
一、产品设计8原则;
1、少:零件/紧固件最少
2、标:零件/紧固件/材料标准化
3、单:单向化组装
4、基:定位面接近基准面
5、拆:可拆性设计
6、调:避免组装后的调整
7、 二:二次操作和组件步骤最小化
8、防:预防错误
二、零部件设计6原则
1、对:对称性原则
2、多:多项性原则
3、导:自导向原则
4、 防:防缠绕原则
5、滑:平滑性原则
6、空:考虑上料和导向有影响的重要尺寸
案例:结构优选库
案例:失败案例库
三、经营简单化
1、平台规划
2、平台化精简
3、SKU精简
4、编码精简
四、极致成本模型
ECRS做减法(降维改善点挖潜:产品紧固降维、塑胶件降维、金属件降维、外观面降维)
五、极致产品开展方法
1、零部件存在必要性:性能要求、外观要求
2、极致零部件方法:品质、材质、开料、性能、体验
3、材料极致
4、可制造性极致(简化工艺:基准装配面设计、导向容差设计; 去四化:去缺陷化、去工具化、去员工技能化、可自动化设计)
5、去缺陷化:紧固缺陷、装配定位缺陷、插接缺陷、测试缺陷、包装缺陷
6、去人为化:技能高手、身体要求、移动超30CM
7、去工具化:剪刀、钳子、扫码枪、小刀、电批、风批、打磨机、起子等;
8、可自动化:正面作业、一个方向、导向容差
9、来料包装简化:自我防护、自我定位、自我堆叠、
案例:五百强企业案例分享
讨论:案例产品如何精益设计
第四讲:产品全生命周期流程
一、IPD各阶段流程介绍
1)概念阶段流程
2)计划阶段流程
3)开发阶段流程
4)发布阶段流程
5)验证阶段流程
6)生命周期阶段流程
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
阶段 | 步骤 |
启动单产品规划 | 立项 |
建立SPT(产品规划团队) 确定关键里程碑节点与计划 | |
工业设计 | 2D/3D效果图设计 |
外观综合方案测评 | |
外观专利评估 | |
制定外观设计规范书 | |
评估产品方案 | 技术可行性评估 |
综合成本评估 | |
专利排查 | 专利排查 |
产品策划决策 | 产品策划决策准备 |
产品策划决策 | |
项目启动 | 项目立项 |
项目启动会 | |
方案设计 | 总体方案设计(元素配置) |
| |
结构设计 | |
电控设计 | |
专利评估 | |
DFMEA分析 | |
编制新物料清单 | |
测算产品材料成本 | |
可制造性评审 | |
产品专业评审 | 结构专业评审 |
电控专业评审 | |
综合方案评审 | 手板样机用户体验测试 |
安规安全评审 (防火、防爆、防漏电、防漏水、市场遗漏问题合并到可靠性检查中) | |
手板样机精品打分 | |
综合方案评审 | |
投模决策 | 投模决策 |
模具制作 | 模具制作申请与立项 |
确定模具生产厂家及计划 | |
确定开模件生产厂家 | |
结构图纸更改与确认 | |
模具评审与方案确认 | |
模具制作及验证 | |
电控设计验证及整改 | |
样机组装及测试 | 新物料清单更新 |
编制E-BOM | |
样机组装 | |
样机测试委托 | |
样机测试方案制定 | |
样机测试 | |
样机整改及验证 | |
产品认证申请 | |
技术设计评审 | 核算材料成本 |
DFMEA更新 | |
技术设计评审 | |
启动试制申请 | 项目新增物料委托 |
项目新增新物料测试 | |
试制申请下发 | |
工艺文件编制下发 | |
试制准备及试制 | 试制排产及物料采购 |
上线试制 | |
试制测试及整改 | 试制测试委托 |
试制测试方案制定 | |
试制测试 | |
试制不符合项整改与验证 | |
试制总结及鉴定 | 试制样机用户体验测试 |
产品试用 | |
核算材料成本 | |
DFMEA更新 | |
试制总结 | |
试制样机精品打分 | |
样机鉴定 | |
启动试产申请 | 控制版本M-BOM编制 |
新物料确认 | |
电控软件资料归档 | |
试产申请下发 | |
试产工艺文件下发 | |
进行试产 | 试产排产及物料采购 |
上线试产 | |
进行试产测试及整改 | 试产测试委托 |
试产测试方案制定 | |
试产测试 | |
试产不符合项整改与验证 | |
试产总结及鉴定 | 试产整机用户体验测试 |
测算产品材料成本 | |
DFMEA更新 | |
试产总结 | |
产品规格书确认 | |
印刷品文件归档(外观设计类)(含工业设计其它物料) | |
印刷品文件归档(平面设计类) | |
开发流程审查 | |
工艺审查 | |
安规安全评审 (防火、防爆、防漏电、防漏水、市场遗漏问题合并到可靠性检查中) | |
产品认证证书 | |
标准化审查 | |
试产整机精品打分 | |
生产组织审查 | |
供应商审查 | |
专利再次评估 | |
维修手册输出 | |
电控硬件、软件评估 | |
投产鉴定 | |
推广资料输出 | |
项目资料转移 | |
项目结项 | 风险经验总结 |
上市决策 | ODM产品定价 |
上市决策 | |
结项 | |
跟进量产 | 跟进首批产 |
跟进小批 | |
产品试销 | |
跟进量产 | |
监控平台及产品表现 | 收集产品信息 |
用户满意度研究 | |
分析产品表现 | |
平台及产品维护与改进 | 确定整改方案 |
方案整改及经验总结 | |
方案整改及经验总结 | |
生命周期与退市决策 | 生命周期决策 |
管理产品退市 | 执行产品退市计划 |
审查项目计划 | 审查项目计划 |
监控项目 | 组织监控项目状态 |
提交各领域状态、问题及风险 | |
分析项目状态风险与问题 | |
组织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 |
制定各领域应对措施 | |
审批问题应对措施 | |
执行应对措施 | |
审查项目结项 | 审查项目结项 |
管理技术经验 | 收集项目技术经验 |
组织专家定期评审技术经验 | |
分析提炼项目技术经验 | |
更新并发布DFMEA库 | |
更新设计规范 | |
管理流程、项目经验 | 收集流程、项目经验 |
组织专家定期评审流程、项目经验 | |
分析提炼流程、项目经验 | |
更新并发布风险库 | |
更新流程、项目制度 | |
检讨流程、项目经验 |
讨论:企业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IPD流程?
讨论:你认为研发人员对产品的管理应该到什么时间停止?
第五讲:研产衔接细节
一、研产衔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二、新品导入各阶段细节
1、工业设计造型阶段;
2、产品设计评审和结构手板阶段;
3、开展制造端新品评审;
4、产品模具阶段;
5、模具设计评审表;
6、产品模具首样阶段;
7、试制阶段;中试车间开展的工作;
8、产品试产阶段:
9、试制试产总结报告;
10、产品投产鉴定、量产阶段:
11、产品技术交接:建立产品履历表
案例:新品导入制造端操作指引
第六讲:项目管理
1、什么是项目管理?
2、项目管理过程和9大知识领域
项目启动过程
需求管理
项目定义:立项文件
项目估算
计划过程
计划概念
风险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
采购管理
项目评审
变更控制
成本管理
项目总结以及原因分析
互动:目前存在问题及如何改善
3、研产质量管理;
期质量控制要达成的目的与管理的范围
前期质量控制的总体思路
前期质量控制的主要流程及具体工作
互动:目前存在问题及如何改善
第七讲:极致工艺研究
1、了解什么是工艺研究;
2、工艺研究开展方向;
3、如何系统开展工艺研究;
4、如何保证项目高效开展;
5、工艺研究标准化管理;
案例:500强企业极致工艺研究分享
互动:目前存在问题及如何改善
课堂结束:课程回顾、结业、祝福、合影
课程标签:精益研发;可制造性设计;研发项目管理